美食 delicac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美食 > 丰城熬米糖,甜蜜记忆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丰城熬米糖,甜蜜记忆

发布时间:2021/08/25 美食 浏览:21

我已经近半个世纪没有吃糖饼了,糖饼成了遥远而甜蜜的记忆。虽然年近古稀,可是想起当年吃糖饼的情景,仍不免口中生津,悄悄地咽下一口说不清是苦涩还是甜蜜的东西。

糖饼是米糖做的。我老家是江西省丰城市张巷镇邹坊村,在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门祖传手艺——熬米糖。熬米糖用我们那儿的土话叫“煎(jiàn)糖”:蒸熟的糯米饭经过与麦芽的发酵,变成甜蜜的“糖糟”,然后将“糖糟”榨干。糖水熬到一定程度便是“青糖”;待“青糖”冷却后,将其挂在一个九十度角的“糖钩”上拉扯,叫“扯糖”,扯到金黄色的“青糖”变成乳白色为止,成为“米糖”。再在此基础上将米糖勒成大小不一的糖饼:大的直径约二十厘米,比糖桶内径略小一点点,小的与麻糍大小差不多。然后挑到街上或者乡下去交易,或卖钱,或换米——乡下人一般没钱但是有米,称为“换糖”。大糖饼一般是人家买去过年切米花糖块的,小糖饼则是卖给小孩子解馋的,或者卖给老人泡开水喝的。据说糖饼泡开水具有较好的止咳作用。

“煎糖”一般从农历八月初开始,便于人们过中秋节用糖饼赏月,上半年一般不煎。

到了八月以后,几乎天天煎糖。煎糖是一种辛苦的劳作,要起早贪黑。每天清晨蒸糯米饭,下午两点来钟开始取糖糟榨糖,黄昏时舀起糖来再做晚饭,凌晨两三点开始“扯糖”,天亮正好挑糖外出交易。我是兄妹中的老大,一是要责无旁贷地替大人出力,二是为了吃上三分像酒七分像糖的糖糟和柔软、暄松的小糖饼。

每天凌晨两三点钟,我便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主动包揽斩麦芽的活计:将一大块生长在竹筐里一寸来长的麦芽斩成碎末,再加上磨成的石膏水,待糯米饭蒸熟后一同倒进糖缸里发酵成糖糟。待我斩好了麦芽,父亲“扯糖”也基本结束。这时,祖母便会出面“求情”,让父亲留下五个麻糍大小的糖饼给我们兄妹吃(我当时五兄妹)。“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是我先饱口福,吃一个小糖饼,其余四个留给弟弟妹妹起床后品尝。

那温热、暄松、三分香七分甜的糖饼味道确实好:有点像吃麻糍,但比麻糍甜多了;也有点像吃橡皮糖,又比橡皮糖香多了。这种味道只有煎糖的人家自己能吃到,别人绝无这种口福。因为,过了一段时间,糖饼就会变硬,吃起来就要用开水泡或者细嚼慢咽,用口水的温度将硬邦邦的糖块软化,再用坚硬的牙齿将软化的糖块嚼烂,嚼得人腮帮生疼。虽然甜味没有减少,但是那种软软的感觉就没有了,口感差多了。

有一次,我或许是饿了,或许是糖饼太好吃了,竟然偷偷地吃了两个,结果弄得弟妹们起床后四个人吃三个糖饼分不匀而哭闹一场。第二天,我受到严厉惩罚——取消当天吃糖饼资格。为此,我懊恼了一阵子。

父亲挑着糖担子走村串户,到了一个村子便放下担子,坐在两只箩筐之间的扁担上,拿出敲糖的铁榔头和凿糖的铁錾子敲起来,发出悠悠的“叮嗑叮嗑”的响声,并偶尔拖声拽气地吆喝一声:“卖——糖哦——”村民听见叫声便悠悠地走来,看看糖饼,问问价钱,然后说一声“没钱”便摇摇头走开。机灵的父亲便马上喊住人家:“老表,没钱就用米换,两斤米一斤糖。”那人便顿时回头,脸上露出喜色。丰城是鱼米之乡,农民虽然囊中羞涩,可是米缸里还算充盈。于是,那人便很快用撮箕端来大米,换上几斤米糖。

当然,农历十二月以前换的米糖基本上都是平时泡开水吃或者给小孩子“打牙祭”,只有到了腊月,人们换米糖才是用来切米花糖正月招待客人用的。那时,销量就自然增加许多。碰上用米换的人多,父亲自然挑不起那多米,便寄放在某个老表家里,第二天用独轮车去推,有时大米太多,我便跟着父亲去“拽车”,以减轻父亲的劳累。

那时,这种家庭副业给家里带来一定的收益,不仅卖糖赚了米,而且榨过糖的糖糟是养猪、养鸡的极好饲料。每年家里可以出售两头大肥猪,一头上交国家,另一头可以上市场出售,换来一笔可观的收入。生活虽说不上很富裕,但是温饱有余,过得有滋有味。只是苦坏了我们几兄妹,每天上学前、放学后都要上山放牛带砍柴——因为煎糖要耗费很多木柴。

近年来,米糖渐渐被冷落,没有多少人用米糖切米花糖,而是改用无论是口味还是外观都比米花糖强许多的“冻米糖”。开始几年,村里人还煎一锅糖供自己过年切米花糖用,后来似乎也觉得落后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于是,村里人煎糖的手艺派不上用场,煎糖工具成了历史文物被束之高阁。收起煎糖工具的那天,父亲拍拍手说:“老伙计,再见了!”听父亲的口气有点惋惜,可看他的脸色却很灿烂。

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村里再也没有人家煎糖,年轻人也没学会煎糖,吃糖饼渐渐成为美好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