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赣南师范大学青年学子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去参与、去感受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赣南师范大学青年学子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去参与、去感受

发布时间:2021/08/16 教育 浏览:93

“红色文化传承,离不开每一个人对红色故事、红色历史的了解、传颂”“有些东西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唯有深入基层方能洞悉社会”“老一辈共产党员把生命融入党、把真心交给党、把赤诚献给党,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是赣南师范大学青年学子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时写下的部分感想。

这个暑假,赣南师范大学组织22支实践队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相结合,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红色走读强信念

“在宁都的餐桌上,餐前一般都有一道独特的汤,这汤清淡无味,被人称之为无盐汤。为什么这汤不放盐呢?这里还有—个红色历史故事。”面对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知行”志愿服务队的学生,宁都县党史办主任邱新民生动地讲述“无盐汤”的故事。

从宁都到瑞金,再到井冈山,一批批志愿者通过寻访红色旧址、搜集红色故事、录制红色微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深刻体会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后,实践队员易盼玉在朋友圈写道:在井冈山,我脑海中仿佛浮现出当年红军艰苦拼搏的画面,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的坚定信念。欣逢盛世,正当少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奋勇拼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今年90岁高龄的侯宗岐老先生,是《热土沙河》的作者。看着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他亲切勉励青年学子,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为共产主义接班人,更要胸怀大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山区支教暖人心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该校文学院“春蕾”推普实践团在大余县新城镇高龙村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队员们通过课内调查和课外家访等形式了解高龙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为孩子们赠送学习用品、组织对点帮扶、讲述亲情故事、绘制全家福,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关怀,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科学学院实践团赴全南县大吉山镇乌桕坝中学,为村里的少年儿童集中授课,内容包括作业辅导、手工教学、书法教学、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心理辅导等,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技能,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兴乡·智慧兴村”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走进会昌县庄埠乡开展爱心支教,为留守儿童“亲情连线”,让他们与长年在外务工的父母“面对面,心连心”。

看到孩子们露出灿烂美好的笑容,队员们深切感受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这不仅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风采,更是在用心学党史、用情办实事,为乡村振兴和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诚如实践队员赵宇虹所说,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人民中去,才能真正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去发挥、如何去为社会作贡献。

生产一线办实事

暑期正值农忙时节,该校广大青年学子纷纷走进田间地头,帮助村民抢抓农时插秧育苗,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新闻与传播学院“语润赣南,薪火兴乡”实践团走进信丰县油州村义务插秧,助力“双抢”;外国语学院“绿丝带”国情观察实践团来到章贡区沙河镇罗坑村,开展收割水稻、翻动菜地、割除杂草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一滴水”志愿服务队前往定南县天九镇,帮助天花村、洋田村村民插秧,运输和晾晒稻谷。

生命科学学院实践团深入全南县龙下乡龙下村、川垇村、上湖村等地,对房前屋后进行卫生清理,清除杂草、白色垃圾,对村民进行环保宣讲,引导大家自觉维护美好环境,共建美丽家园。“青春心向党,奋斗新征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团来到全南县龙源坝镇开展“整治农村环境,共建环保家园”实践活动,对镇头村、雅溪村等八个村落展开村容村貌整治,清水道、铲沙子、除杂草、搬砖头、整理柴火等。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杨义博积极响应学院和地方号召,以“雨”为令,闻“汛”而动,积极投身家乡河南省巩义市防汛救灾工作,主动参加巩义市团市委组织的志愿活动,协助当地政府装卸救灾物资,参与各乡镇清淤工作。“冒着30多度的高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几十斤的弥雾机进行消杀,让我更加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的深刻内涵。”杨义博说。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材,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该校团委负责人表示,用脚丈量大地,用奋斗诠释青春,与群众一起挥汗如雨,互相交融的假期,值得每位大学生去参与、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