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江西万载:山里留守女孩的“破茧成蝶”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江西万载:山里留守女孩的“破茧成蝶”

发布时间:2021/07/22 教育 浏览:78

“这么热的天,佳玲老师您辛苦了。”7月16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白水乡永新村村民谢洪雨紧紧握着前来暑期走访的班主任王佳玲老师的手说。正说着,一位身穿蓝白色校服、提着一篮子刚打回来新鲜兔草的女孩走进王佳玲视线,红扑扑的脸颊上挂着纯真的笑容,她就是谢珍珍。在这位14岁的留守女孩清澈如水般的眼里,早已不见令人心疼的阴霾。

谁也不曾想到,在这个小姑娘的童年时光中,曾经历母亲病故的不幸,父亲常年外出务工对她疏于照顾。7岁的时候,珍珍就跟随着爷爷相依为命。回忆起幼年时期,珍珍的眼神就黯淡下来。

“我家旁边的邻居没有和我一样大的小孩,爷爷要忙里忙外,好像做什么事情都只有我一个人,经常一个人待在家里,越发感觉孤独与寂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珍珍变得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珍珍于2020年9月步入白水乡初中。白水乡地处赣西边陲,这里之前是省定贫困乡,很多乡里的青壮年外出务工,村里留下来的大部分是老人与小孩。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一直是全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新学期伊始,学校对刚入校的新生进行逐一排查并制定帮扶方案,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与成长等实施精准帮扶,而珍珍的帮扶教师就是这位王佳玲老师。

王佳玲刚接到帮扶消息就协调好村干部一起上户做珍珍父亲谢洪雨的工作。经过几次上户与电话联系,珍珍的父亲愿意留在村里,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在当地乡村振兴产业——百合粉加工厂工作。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令珍珍家的生活更有保障,珍珍也重新找回了家的温暖。

珍珍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鼓起勇气参加学校举办的“百合文化”演讲比赛。第一次走上演讲台就一举夺魁,不仅获得了价值100多元的奖品,大家的掌声更增添了她的自信。同时,她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参加了学校古筝社团,通过自己的勤学苦练,在全县举办的中小学校文艺汇演中,与同学一起弹奏《青花瓷》,取得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面对付出汗水之后取得的成绩,珍珍笑了,人也更自信了。

现在正值暑假,珍珍踊跃参与白水乡鲁冰花驿站留守儿童帮扶活动,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与技能,帮助其他孩子参加阅读、演讲、弹唱、防溺水等教育活动,让乡村驿站变得活跃起来。

“一只柔软的毛毛虫怎样做才能渡过没桥的河流?也许破茧成蝶之后可以找到答案。相信有了家庭、学校和全社会共同的努力,等待着他们的也可以是翩翩起舞的美丽人生。”见证了珍珍一路的成长,王佳玲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有了更深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