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e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千年回眸王安石——非凡少年 情系乡里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千年回眸王安石——非凡少年 情系乡里

发布时间:2021/08/25 财经 浏览:85

王安石是中国古代史上三位著名改革家之一,也是江西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2021年恰逢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特刊发系列文章摘要,并将汇聚成书,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纪念王安石丰功伟绩,弘扬王安石文化精神,唱响千年才子文化品牌,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江西力量。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谥号“文”,世称王文公,江西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改革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熙宁年间,曾两度拜相,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极力推行新法——世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革命导师列宁曾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所推崇的政治主张、文学成就、改革精神彪炳史册,其高洁的人文品格,跨越时空,感召时人和后世,是一位光耀千秋的历史伟人。

王安石出生书香之家,从小博览群书,文思敏捷,下笔成书,流露出卓尔不群的天资。随父亲宦游南北各地,20岁前完成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目标,深刻了解民间疾苦,并逐渐产生报国为民的远大志向。

一、书香世家仕宦子弟

临川王安石家族是北宋中期最负盛名的衣冠望族。王氏出自太原,王安石家族的一世祖曾祖父王明,曾担任松江知府。长子王贳(字用之),即王安石的祖父,曾任扬州学正,迁知衡阳,升通判池州。王安石家族是诗书之家,其父王益,1015年进士及第,之后踏入官场,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京参加了科举,考中进士。王安石的六弟王安上,1046年考中进士。王安石的长兄王安仁,1049年考中进士。王安石的四弟王安礼,1061年考中进士,官至尚书左丞。王安石的长子王雱,治平四年(1067年),考中进士。王安石五弟王安国,1068年进士及第,官至大理寺丞。王安石满门进士,这在古代也十分罕见。

王安石父亲王益中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先后在建安(今属福建)、临江、新淦、庐陵、新繁(今属四川)、韶州(今属广东)、江宁(今属江苏)任地方官二十多年,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少年安石随父宦游,受父亲教育和影响很深。王益任临江军(今樟树市)判官时生下安石,后任江宁(今南京市)通判,全家迁往江宁。王益政声很好,从不鞭笞百姓,也不打骂子弟。少年时期,王益经常给孩子讲忠孝仁义的道理和古今历史,让王安石兄弟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王安石的母亲吴氏为抚州金溪人,从小好学强记,天性慈让,乐天知命,待人至厚。吴家在金溪当地属于名门望族,家境条件非常好。吴敏是王安石母亲的伯父,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进士。王安石后来娶了吴敏的孙女,两家更是亲上加亲,世谊深挚。

吴氏是王益娶的第二任妻子。王益第一任妻子去世以后,留下安仁、安道两个儿子,然而吴氏非常有母爱之心,对其两个孩子疼爱有加,把他们当成亲生儿子对待,以至于王益前妻的两个儿子长大以后,根本不知道吴氏不是自己的亲生母亲。吴氏生性怜悯,尽管家里不是很富裕,还经常接贫济困,帮助穷亲贫友,毫不吝惜,由此弄得自己家里的日子有时难以为继,也在所不惜。

二、灵谷苦读柘冈旧忆

抚州有梦有戏,还有江西第一诗山——灵谷峰。山上有十景:瀑布泉、洗墨池、洒酒泉、棋坪石、文印峰、南北井、驻云亭、退心石、古牛石、石门关等,景景有传说。灵谷峰因石灵而得名,逢灵运而生辉。相传南宋诗人谢灵运遭贬,在临川任内史,常来山中览胜题咏,并安排民工在山里开辟十大胜景。后人在山谷口建祠以祀,并以谢灵运的名字来命山名,故称灵谷。从此以后,慕名而来灵谷游览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颜真卿、陆游、曾巩、陆九渊、汤显祖等人曾经来过这里,在灵谷峰游览留下了千古遗墨。王安石父子也留下了诗篇,其父王益言志诗《灵谷》:“灵谷神仙宅,言归肆目新。山光远如画,秋色老于人。世事棋争劫,人心海变尘。功成思范蠡,湖上一闲身。”该诗言近旨远,称颂一时。王安石也为其三舅吴藩《灵谷诗集》作序云:“吾州之东南有灵谷者,江南之名山也”。

灵谷峰因谢灵运而得名,因王安石而出名。王安石曾经在灵谷峰读书三年,使其名声大振。王安石少时玩性很重,常常跟同伴嬉戏玩耍,不用功读书。有一次,王安石竟偷走先生的戒尺,让先生非常生气,一路追赶,直到附近的蛤蟆山才将王安石逮住,于是在路旁荆树上折下一根荆条在其身上狠狠打了三下,并对其进行了严厉批评,王安石从此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体会到先生的良苦用心和悉心栽培,开始发奋图强、认真读书。后来,王安石赴京应试,考取了进士,做了宋朝宰相,还一直怀念这位先生。有一年夏天,王安石回到临川,特意去拜谢这位先生,但先生早不在人世,王安石只好含泪到山上面向荆条双膝跪下,磕头拜谢,随行文武官员见此也纷纷下马参拜。为纪念王安石下马拜荆条这段佳话,当地百姓将蛤蟆山改为下马山,并在山上建了一座八角亭,亭子中间树起了一块石碑,上面写道:“文武官员至此驻轿下马”。

柘冈,山名,又名乌石冈,在北宋时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村庄。王安石少年时期常去柘冈做客,写过许多有关家乡风土人情的诗文,著有《柘冈》《乌塘》《杂咏》等描绘柘冈这个江南小村的诗作10余首。王安石一生都忘不了柘冈,柘冈优美的山水给王安石留下了一段快乐的少年时光,这里的辛夷花、杜鹃花时常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为他日后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大家耳熟能详的《元日》诗就是描绘柘冈村民欢度春节的喜庆气氛。

三、童年趣事少年才情

王安石10岁以前一直在临川和金溪生活,度过了快乐童年,对故乡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至今还流传许多王安石少年时期的故事。

1.介甫借火。王安石小时候在榉林书舍读书时需要学生自己轮流做饭。有一次轮到王安石进厨做饭,可他读到了一本好书,十分入迷不分昼夜,忘记了自己做饭的事情。第二天早上先生起床,发现厨房没人,灶膛里的火苗也灭了。他赶紧推开王安石房门,看到王安石兀自在油灯下专心致志地读书,直到先生揪起耳朵才清醒过来,想起了做饭的事件。王安石这才跑到厨房,炉膛里冷冰冰的,使劲扒拉炉灰也不见一点火星,心里急了,扭头就跑到山下去找火,先生在身后大声喊叫也无济于事。当他从山下找回火种,先生早已把炉火升起,米也已经下锅。王安石狐疑地问道:“这火从何而来?”先生指着桌上的油灯说:“这不是火吗?”王安石猛然醒悟,真诚地向先生认错:“学生愚钝,请先生责罚。”先生故作严肃地说:“犯了错自然要罚,以耽误做饭为题,做一首五言绝句诗。”王安石沉思片刻,脱口吟道:“苦读天已晓,日高竟忘饥。早知灯有火,饭熟已多时。”这诗充满童趣又蕴含深意,先生微微颔首称许道:“孺子可教也。”从此,介甫借火的故事便作为一则趣谈在四乡传扬开来。

2.瑶田对诗。瑶田是王安石的祖居地,从他的曾祖父开始,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瑶田。王安石小时候在瑶田家塾读书,教他的是一位老先生。有一年夏天,老先生布置学生背书,待学生们扯开喉咙大声朗读时,老先生便踱到门口的竹椅上躺下,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监督学生背书,不一会老先生就睡着了。孩子们发现老先生睡得正香,便蹑手蹑脚偷偷跑到野地里去玩耍,跳进“瑶池”打水仗。老先生醒来后,见课堂空无一人,知道这帮淘气的学生一定又跑到“瑶池”洗澡去了。第二天上课时,老先生说:“我出三个对子,如果你们哪个对得出来,今天我就不罚你们,否则,决不轻饶。”老先生说上联:“古树为衣架”,指他们昨天洗澡时把衣服挂在池塘边的树枝上,王安石站起来回答:“瑶池做澡盆”,老先生暗暗点头,对得不错。老先生出了第二联:“水底月为天上月”,难度稍微提高了一点,王安石想了想,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老先生面露喜悦之情。第三联难度极大,老先生吟道:“夜闹瑶池,搅动满天星斗”,王安石思索片刻,朗声对曰:“晨破书海,重整万里河山”,老先生忍不住叫了一声:“好”,处罚自然也免了。

3.智胜厨师。王安石小时候离家不远处有一小面馆。王安石早上经常到店里吃面,一来二去就与师傅混熟了,王安石尊称师傅为“大师傅”,师傅则戏称他“小相公”。一天早上,王安石又来店里吃面,师傅故意让后来的客人先吃,有心考考他。当着满店客人的面对王安石说:“小相公,我特意为你准备了一碗肉丝面,肉多料足,味道独特,不过,要请你自己到灶房端出来,端得出来,你免费白吃,否则,对不起,我自己吃了,你就请回吧!”王安石知道大师傅要考自己,他不慌不忙地走进灶房,一大碗香喷喷的面条正在灶台上诱惑着他。不过,这不要钱的面条真不是那么好吃,因为汤汁太满太烫,根本无从下手,整个店里的人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王安石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见他右手拿起一双筷子,伸到碗底,把面条稳稳挑起,左手端起只剩半碗汤汁的大碗,轻松将面条端到自己桌上,然后坐下来美美地将面吃完。客人们见此由衷赞叹:这个少年真不简单!而在一旁的大师傅则脸色通红,内心却由衷地佩服王安石真是神童!

4.生花妙笔。王安石在宜黄鹿岗书院读书时,勤学苦练,少有大志。有一天读到《开元天宝遗事》时,想拥有一支李白的“生花妙笔”,便去找老师杜子野要。杜先生对他说:“你要像李白一样,认真作文,只有当你文章里的字一个个都变成花朵,你才能得到属于你的生花妙笔。”说完杜先生拿出五百支毛笔送给王安石说:“或许,你要的生花妙笔就在里头。”王安石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作文写字,写秃了一支笔又接着用另一支笔写,五百支笔写完了,王安石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生花妙笔”,不禁有些泄气。杜先生接着对他说道:“只要你能有李白一样铁杵磨成针的精神,就一定可以找到生花妙笔!”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王安石终于写完了九百九十九支笔,当他握住第一千支笔时,突然感觉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虽千万言,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时王安石猛然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这世上哪有什么“生花妙笔”啊,要说有,也是勤奋之花!从此他摒弃一切杂念,一心读书,昼夜不倦,终于成为一代大儒,后来连皇帝都拜他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