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水润红土万物生 江西赣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水润红土万物生 江西赣州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0/01 新闻 浏览:39

赣州是赣江、东江、北江“三江”源头,水系发达,河湖众多,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94条。赣州也是一座光荣治水城市,“千年不涝”之城的美名扬四方,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革命故事流传至今……

放眼新时代,水利事关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更是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江西赣州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部署,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水利建设迈上提质增效新台阶。

今年6月,水利部印发《关于支持江西革命老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赣州建设革命老区水利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赣州水利振兴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兴水惠民,利在千秋。“河湖安澜、生态健康、环境优美、文明彰显、人水和谐”的宏大画卷,正在赣南徐徐铺展。

争资争项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高峡出平湖。仲秋时节,位于兴国县高兴镇龙山村的洋池口水库建设现场,一台台机器有序运转,工人干劲十足。该项目是以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成后,下游6.65万亩农田将得到有效灌溉,同时解决沿线6.85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近年来,为补齐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防洪薄弱环节较多、供水保障能力不足等短板弱项,赣州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抢抓国家“十四五”政策窗口期,积极谋划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加快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赣州积极向上争取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开启了水利事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全新局面。梅江、平江大型灌区,营口大型水库,茅店、寒信、极富水利枢纽6个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和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支持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总投资约650亿元,打破了近30年没有国家重大水利项目布局的局面。

“梅江灌区是水利部对口支援赣州的首个重大水利工程、全省首个山地丘陵地区大型灌区,我们以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了以往需要8年多才能完成的所有前期工作,目前即将开工建设。”赣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怡萍介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近年来,赣州累计实施河流治理工程166个,治理河流720公里,防洪安全保障持续提升;建成寻乌太湖等9座中小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开工建设,实现县县有应急水源或双水源,供水安全保障显著增强;实施7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11个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项目,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43.49万亩,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改善民生供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

让更多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安全水,是赣州水利建设的民生之重。

在南康区镜坝镇老镜坝村,村民廖水生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倾泻而下。这得益于该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通过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让自来水通到村民家门口。

日前,记者走进会昌县高排乡南田村,家家户户住进小洋房、通了自来水,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以前要到一公里外的水井去挑水喝。碰到雨天,水很浑浊,饮水安全无法保证。现在跟城里一样,用上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村民钟章圣笑着说,有了自来水,家里还用上了洗衣机、热水器,日子越过越舒坦。

农村饮水,点滴之中承载民生大计。为推进农村饮水提档升级,赣州加快构建与城市供水同质同服务的农村供水体系,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坚实的水利支撑。近年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61亿元,实施农饮工程4247个,改善了566万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

水利促发展,水利惠民生。今年以来,赣州实施农村饮水提档升级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先行县建设两年攻坚行动,聚焦“户户通水、时时有水、处处有达标水”目标,加快实施水源水库建设、城市管网延伸、规模化水厂改扩建、小微工程提档升级“四大工程”,力争到2023年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88%以上,全市所有县(市、区)达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先行县水平。眼下,一座座现代化供水厂拔地而起,一条条管道送水进村到户,涓涓清水奔流至千家万户,润泽着赣南儿女的幸福生活。

守护碧水河湖生态显著改善

9月25日清晨,石城县大由乡高背村河长罗延金来到河流沿岸巡护。放眼望去,水清岸绿,碧水荡漾,一群白鹭悠闲戏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画卷映入他的眼帘。

让一泓清水永续长流,是赣州义不容辞的责任。该市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全域推进水生态保护,实现“四级”河长制组织体系全覆盖,全市4604名河长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格局;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市、县两级跨界河湖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形成全流域协同管水护水工作体系。

赣州还强化流域系统治理,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治理废弃稀土矿山和水土流失。“十三五”以来,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958平方公里,治理集中连片崩岗4346座;获评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园、工程)9个,居全国设区市第一。

绿水青山是最美的画卷。近年来,赣州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87个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15年的93%上升到2021年的100%,赣江、东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2020年度、2021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分别位列全省第一、第二。

清水永续,河湖长治。以“幸福河湖”建设为引领的上犹县,依托“青山、绿水、净空、人文”独特优势,着力打造“一廊一心三圈多点”幸福河湖示范,“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建设成效充分显现。据了解,今年4月,为进一步强化河湖长制,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赣州市关于强化河湖长制建设幸福河湖的实施意见》出台,以建设一张幸福水网为总框架,以赣江、东江、北江“三江”源头保护为重点,加快构建“人水和谐”幸福河湖先行区、“最美源头”生态健康示范区、“水韵传承”文化展示区,形成幸福河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