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江西新余渝水区:“爱心老人”简海华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江西新余渝水区:“爱心老人”简海华

发布时间:2021/12/06 新闻 浏览:26

平凡的人,也能有光。平凡的事,同样动人。

“简书记,我要拿点钱给颐养之家的老人,还有鹄山中学、地步小学、坑里小学、中心幼儿园的小孩子。”11月8日一大早,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鹄山镇上塘村73岁的简海华来到村委会,递给村支书简芝良一个红色塑料袋。

见简芝良满脸诧异,老人说:“村颐养之家给1500块,其他学校各1000块,拢共是5500块钱。”

“不行不行。”简芝良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你是建档立卡的五保贫困户,2019年才脱的贫,本身就需要别人照顾的哩。”简芝良往回推。

老人硬往前塞,枯瘦的双手,力道十足。“我早就想咯样做。现在政策好,我吃穿都有,给老人家、小孩子买些吃的吧。”语气几乎是恳求的了。

简芝良实在无法拒绝,只能接下。他心里盘算着:一辈子省吃俭用的五保户,一下子拿出五千多块钱,太不容易了,必须跟上面汇报一下。

镇领导和学校老师听说五保户简爷爷要捐款,都很吃惊。最后,大伙一合计,既然老人决意要捐,就办个简单的捐资助学仪式,一来表示对老人的敬意,二来希望起到很好的正面宣传作用。

几天后,鹄山中学操场,鲜艳的红旗迎风飘扬。主席台上方,“爱心老人简海华捐资助学仪式”横幅格外醒目,简海华在主席台正中就座。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像红旗一样艳丽。

孩子们给他戴红领巾、大红花。简海华激动极了,扶着孩子双臂的手,微微地颤抖,浑浊的眼睛,绽放出少有的光芒。接过话筒,老人动情地说:“我原来受过不少苦,现在靠党的政策脱贫了,攒了一点钱,就想到了小孩子……”

他冲着台下的孩子喊,要“下蛮”读书,听老师话,以后考大学!考研究生!

坐在台上,鹄山中学校长姚建华的眼睛湿润了。之前,他就听说简海华很喜欢孩子。他理解,老人一生未娶,更无子女,便把爱和希望寄托在这些孩子身上。

尽管过去十多天,姚建华说起这事,心情仍难以平静。“我在捐资助学仪式上表态,一定要把老人的善款管理好、使用好,不辜负他的真情。”姚建华告诉我们,学校正对学生进行摸排,优先资助困难家庭的孩子。今后,逢年过节,还会组织学生看望简海华,帮他搞卫生,陪他说话。

地步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邹玉达,这些天给学生上特殊的思政课。她将简海华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时,平日里调皮好动的孩子都安静下来。

那天,有个孩子听完老人的故事后,对邹玉达说,老师,我有点想哭,以后会好好学习……

其实,简海华心里一直有个“偶像”。坐在我们面前的老人,一件老旧西装磨得发亮,一对暗红花格袖筒套着前臂。“你们晓得蒋国珍吧?”他问。

我们当然知道。蒋国珍是渝水区罗坊镇蒋家村人,身为一名乡村教师,坚持37年捐资助学,帮助困难学生两万余人,生前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乡村教师、中国好人等荣誉。

简海华说,蒋国珍的故事,很感人哩,我一直想做他那样的事。

他的想法,曾招来别人的揶揄:“自己穷一世,还学蒋国珍?”那时,他就安慰自己:穷怕什么?我可以“下蛮”挣呢。

“今年,总算圆了这个梦。”简海华咧开没牙的嘴,笑了。其实,这不是老人第一次捐款。1998年九江抗洪,他捐过款。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了128.8元。2020年武汉疫情,他捐了500元。

平时伸手五块、十块,给小孩子的,给人应急的,就多得数不过来了。

上塘村小组地多人勤,村民种的瓜果蔬菜老吃不完。一些留守老人想把吃不了的菜卖了换点活钱,走不动。一个“带货”的想法突然跳了出来。简海华想,自己反正要卖菜,不如顺带把大伙的菜一道卖了。村民不忍心:年纪这么大,你老人家吃不消呢。简海华说,没事,身体好着哩。

从2014年起,简海华开始收村民的瓜果蔬菜,每天辗转近40公里到新余城区摆摊,几乎风雨无阻。后来,他租下一个小房间,既可储货,又能住宿。

11月26日,我们决定跟随老人进城卖菜。

早晨四点半,村庄夜色笼罩。在30平方米的扶贫安置房内,简海华简单洗漱,然后推起门口的独轮车。车上,堆放着头天村民送来的红薯、辣椒、葱、蒜苗等,一百来斤。

“吱呀吱呀”的车轮声,打破静谧的冬夜。走了约莫半小时,田野雾气升腾,四周茫茫一片。老人用力喘着粗气,灯光映照下,只见鼻孔流出清涕,头顶直冒白气,汗水顺着脸颊流下。

走走歇歇,一个多小时后,才“吱呀吱呀”到集镇。等了一会儿,公交车驶来,简海华赶紧搬袋上车。又颠簸了一个小时后,到达新余城东汽车站。老人忙着将货物搬到三轮车上,他要赶在八点前到达胡家农贸市场。

“每天这样奔波,能挣多少钱?”我们问。简海华老人笑笑:“真的没算过哩,挣不挣钱不要紧。”一同进城的村民黄菊兰接过话头:“他卖菜不是为做生意,是为村民服务的。”

此话怎讲?同车的几位村民为我们“揭秘”——

他按鹄山集镇市场价,收村民的货,斤两只多不少,付钱不用找零。瓜果蔬菜不管个头大小、有无破损,一律按优质价格收,毫不计较。就是为挣点差价,才跑到新余城区摆摊。

小生意要精打细算,但他却不精明。卖着卖着,价钱越叫越低,实在卖不完,有时就送给隔壁摊主。遇到个别少付钱的、偷拿菜的,急得同行都忍不住说话。他说,算了,又不值大钱。

黄菊兰说:“你看,这样一来二去,哪挣得到钱?不亏本才怪。这不是帮村里人义务劳动嘛!”

一向乐观的简海华高兴:自己是五保户,有扶贫政策照顾,饿不到冷不到,没啥愁的。人要多做好事,帮大家卖菜,自己锻炼了身体,人家也添了收入。

有简海华“带货”,村民省心了。百八十斤、一二十斤、三两斤,不管多少,只要送过来,他都收。也不管好不好卖、好不好储存,他都“笑纳”。有好几次,地皮菇收多了,烂了一大半。

陪老人进城的头天傍晚,我们看到村民黄九莲送来一大袋西瓜,两提篮辣椒、芋头。她家种了五分地蔬菜,全靠简海华卖出去,年收入近两万元。78岁的廖带莲佝偻着身子,送来5斤香葱。

晚上8点,87岁的简善义送来4斤葱,不料简海华外出未归。冷夜里,他坐等了半个小时。他说,吃不完的菜,多少能换点钱。握着简善义冰凉的手,我们顿生感慨。

从村民身上,我们看到了信任和托付,难怪简海华老人乐此不疲。

到了胡家农贸市场,简海华笑眯眯地开始接待顾客,动作略显笨拙。因为人老实,又好说话,隔壁摊主都挺照顾他。

水果摊主蒋菊女就经常搭把手,帮他称重、收钱。我们问:“自己生意都顾不过来,怎么还这样照顾他?”“一起摆摊这么多年,晓得他是个好人!”

今天菜卖得差不多了,小零钱盒子逐渐充盈。简海华咂巴嘴,蘸蘸手指数起来,有100多块。他心满意足收摊回家。

“胡记者,简海华老人在胡家农贸市场哪个地方?我想去看他,顺便买些他的菜。”有朋友听说我们采访了老人,便电话微信联系,要去找他。现在,在媒体关注下,老人的事迹正在传开。

人们知道了,简海华一生不易,一岁半时,母亲改嫁,他跟奶奶生活。后来外出跑活,唱过戏、贩过瓦、卖过鼠药、拾过荒,钱没攒下多少,本分的名声,倒留下不少。

人们知道了,简海华生活极简,穿村民给的“百家衣”,吃一锅乱炖的“八宝饭”。这些他无所谓,他最在意的,是自己的身子骨。他说人要多做事,多做事锻炼身体,身体好了,就能多做事。

简海华曾在城里拾过十年荒。

一件偶然的事,让简海华在拾荒者中名声大响。

那次,他在街边翻找垃圾,突然发现一个皮包,打开一看,里面好几千块钱。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但他想的是,做人要本分,多做善事,这钱要想办法归还。

有同伴劝他:“这是天上掉馅饼哩,你不吃?”他摇摇头:“不吃,做人要有良心。”“不就一个捡破烂的,装什么高尚?”

简海华不理睬。随后挨家挨户沿着街边店铺问,终于找到了火急火燎的失主。如数归还后,老人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像这样拾金不昧的事,他做过好几回。

60岁那年,简海华回到村里不再外出。他照样闲不住,好事做了几“箩筐”。

村里原先有3个公共旱厕,没人管护,脏不忍睹。简海华主动揽了下来,每周义务清扫一次,坚持了多年。直到后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旱厕变成水冲式厕所,他才安心“下岗”。

2016年,村里开办颐养之家,旁边有块闲置多年的宅基地。闲不住的简海华看上了,挥着锄头开荒垦土,买来蔬菜种子播下去。不久,荒地长成菜地,绿油油的真喜人。

他告诉颐养之家管理员,这些菜,就是为颐养之家种的,给老人吃,你们随便摘。简海华侍弄了两年多,直到宅基地主人回村,将菜地收回。

村道有垃圾,他看到就要捡。村上的祠堂,他每隔半个月就要打扫。村民办白喜事,他主动上门帮忙,给钱他不要,这活直到前两年干不动才作罢……

“他的东西就像是公家的。”村民简细根对我们说,“他性格开朗,大方无私。一个五保老人,国家有照顾,也吃不了多少东西。他是把劳动当作锻炼。就说蔬菜吧,经常一种就是一大片,然后叫村民随便去摘。”

简单、乐观、豁达、善良,构成了简海华老人在我们心中的印象。这一辈子,生活没有压垮他,困难没有阻止他,疲累没有打败他,孤独没有淹没他。

他不懂得总结人生,不擅于语言表达,但我们知道,支撑这个五保老人的,是社会的关爱、人情的温暖。它们让简海华老人无忧无虑、有情有义、不知疲倦地奔走着。

对这样一个老人来说,爱,不是给予他人,而是快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