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江西铅山:百岁老红军 终圆入党梦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江西铅山:百岁老红军 终圆入党梦

发布时间:2021/11/24 新闻 浏览:71

冯品荣,闽北红军唯一健在者,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传奇的革命生涯,诠释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近日,103岁的冯品荣在亲朋的陪伴下,回到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重回新四军整编纪念馆,缅怀当年峥嵘岁月,并娓娓向记者讲述了他传奇的人生经历。虽然已是百岁高龄,但冯老思路清晰,声音响亮,字字句句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一门五烈士,他从小就坚定了革命的信念

1919年3月,冯品荣出生于铅山县石塘镇王村村和尚坪自然村(原属铅山县第二区,现为铅山县武夷山镇)一个篾匠家庭。1931年,冯品荣的父亲冯钱宝参加了方志敏、黄道领导的红十军,任铅山县独立营排长,1932年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冯品荣的母亲周大姩(贵溪周坊乡人)时任铅山县妇女主任,被上饶县大刀会抓走后杳无音讯。大叔冯德宝是铅山县第六区游击队队长,二叔冯盛宝为闽北红军独立团二营六连连长,先后在战斗中牺牲。

冯品荣的哥哥冯品太时任红十军闽北教导队教导员,在护送红军首长过江时不幸牺牲。冯品太的妻子夏桂英是地下工作者,因叛徒出卖被捕后遭活埋。

年幼的冯品荣成了孤儿,靠捡破烂、打短工度日。一位好心的街坊顶着白色恐怖,悄悄收留了冯品荣,还把自己的理发手艺教给他。

1933年秋,已是儿童团团长的冯品荣遇到了回乡探亲的红十军闽北独立团机枪连连长王礼庆。在王礼庆的带领下,冯品荣步行70余里山路来到闽北苏区参加了红军。

15岁的冯品荣穿上红军服,戴上八角帽,成了闽北红军医院的一名卫生兵。冯品荣年龄虽小,却勤劳肯干。冯品荣会理发,空闲时间经常为战友们剪头发、理胡子。时间一长,冯品荣成了红军医院的“名人”,还获得了方志敏的表扬。一次,黄道特意找冯品荣去为其理发。冯品荣一边理发,一边听黄道讲革命道理。理完发,黄道一个劲儿夸他手艺好,说革命胜利后,冯品荣就是红色理发师了!

在红军医院的日子,冯品荣接受了系统的革命教育,更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每次战斗,冯品荣都不惧炮火抢救伤员。1937年8月,冯品荣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11月初,闽北红军游击队在黄道、曾镜冰的带领下,来到铅山县石塘镇集结整训,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1938年2月25日,冯品荣作为卫生队班长随“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开始了他的抗日生涯。

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突围前,冯品荣接到了命令:除枪支弹药等战斗用品外,随身物品一律销毁。最后,冯品荣所在的第五团仅40余人成功突围。“在皖南事变中,我不幸被捕。敌人见我是一个卫生兵,年龄又小,匪军一个姓冯的连长便将我留在医院监管,做卫生兵的老本行。”

说起当年的事,冯品荣记忆犹新,“后来我趁敌人不备逃出了虎口,风餐露宿回到了石塘。这之后便和部队失去了联系,更没想到我的名字已录入了阵亡名单。石塘镇的父老乡亲只知道我叫冯细芽,所以新四军整编纪念馆‘石塘阵亡英烈’名单中的‘冯品荣’也就没人留意了。”谈起自己这个“复活”的“烈士”,冯品荣感慨万分。

回到石塘,冯品荣挑起了剃头担子四处奔走寻找部队和组织,却一直未果。

铅山解放后,冯品荣安心在石塘做起了剃头匠。一天,时任铅山县第二区政委的焦仁邦在冯品荣那儿理发,听说了冯品荣的曲折遭遇。焦仁邦到处帮冯品荣寻找能证明他身份的材料。谁料突围时销毁了所有的纸质资料,冯品荣的两位入党介绍人也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了。再加上时间较长,找不到相关的人证物证,冯品荣的党籍始终无法恢复。

原铅山县第二区政府给冯品荣安排工作,冯品荣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我有理发的手艺,可以自食其力。再说自己文化水平低,领国家工资问心有愧。”

重交入党申请,他年过百岁终了心愿

1958年,冯品荣妻子辛福香因病去世,冯品荣便搬到铅山县紫溪乡铺前村落户。1967年,冯品荣和第二任妻子陈香一家6人迁回祖籍地——贵溪市天禄镇居住。

多年来,冯品荣从不居功自傲,但心中的“红军情怀”永不泯灭。冯品荣常对家人说:“是‘红军’教会了我做人,教会了我生活,给了我勇气,坚定了我的信念!”无论生活多么拮据,冯品荣都没向党和政府提过任何要求。

1989年,贵溪市民政局将冯品荣认定为失散红军人员,冯品荣先后获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70周年纪念章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身份已被认定,冯品荣心中恢复党籍的心愿却始终未了。“我是个孤儿,是党养育了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一家现在的幸福生活。无论我活到多少岁,只有加入党组织,我才有归属!”冯品荣的话掷地有声,感人肺腑。

2018年5月,99岁高龄的冯品荣向贵溪市天禄镇滴水村党支部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年12月,经党组织考察,滴水村支部批准冯品荣为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冯品荣被批准转为中共正式党员。

戴上梦寐以求的党员徽章,冯品荣激动不已:“感谢党的关怀,让我重新圆了入党梦。我要继续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