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江西: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江西: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发布时间:2021/10/16 新闻 浏览:70

爱心慰问

老人们喜获节日礼物

10月14日,恰逢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此,江西日报“党报帮你办”栏目和中建五局江西南昌项目部,走进南昌经开区冠山管理处金牛社区,将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物资送到了空巢和困难老人手中。

“奶奶好,今天是您的节日,我们特地来看望您。”10月14日10时许,中建五局江西南昌项目工区经理郭翔宇走进76岁老人涂玉菊家中,为她送去了油米面等生活物资。

涂玉菊老人接过爱心物资连声道谢,她告诉记者,自己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儿子患有精神病,有两个孙子目前在念大学,全家依靠媳妇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确实很困难。在很多人看来,油、米、面和牛奶等生活物资,作为重阳节的“礼物”很轻,但对她而言就是“及时雨”。

冠山管理处金牛社区党总支书记熊卫东向记者介绍,金牛社区有2700多户,近1万人,是原来一家大型国企改制后建立的,像涂玉菊这样的困难老人有25户。此次江西日报携手中建五局南昌项目部对小区的困难老人和空巢老人献爱心,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更让小区老人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温暖。

对此,郭翔宇表示,走进社区为生活困难老人送温暖,也是为群众办的一件暖心实事。今后,中建五局将一如既往,帮助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以此来回馈社会,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担当。

“希望江西日报多组织这样的公益爱心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郭翔宇说,滴水成河,累土聚沙,无数小爱一点点聚集,就汇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爱的大河。

艺术团队

助老人过上多彩生活

如果不是她亲口说,真想象不出眼前的翁学军已经66岁了。更想不到的是,重阳节这天,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青山路街道的彩虹艺术团演出结束,团员们自报年龄时同样让人惊讶:71、75、83……

“不只是演出才化妆,大家平日里也化妆,这是对生活的态度。”彩虹艺术团团长翁学军说,“精神愉悦,越活越年轻!”

青山路街道下辖8个社区,其中有5个属于原江纺厂家属区。经过摸底调查,原江纺厂家属区居住了近2万人,这些职工从年轻时入厂,基本没有离开过,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年轮。有40%以上是60岁的老人,其中有400多户是独居空巢老人。

“我们退休后渴望多姿多彩的生活,北京奥运会后,全民健身迎来一波高潮,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12月18日,我们成立了彩虹艺术团。目前,团员人数从最初2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下设舞蹈队、合唱队、腰鼓队、太极拳队、合唱队等15个艺术队,队员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55岁。我们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晚年生活精彩纷呈。”翁学军一边介绍艺术团,一边组织团员上车,赶赴下场演出。

丈夫几年前病逝,罗兰(化名)成了独居老人,接着她又患上乳腺癌,整天抑郁,大门不出。得知情况后,邻居邀请她参加彩虹艺术团,唱歌跳舞,心情舒畅,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整个人意志消沉,感觉生活不如意。后来跳舞锻炼身体,聊天纾解心情,最近,身体检查各项指标明显好转。”眼前的罗兰脸颊红润,她说,“心情好,比吃什么药都好。原来,总觉得自己命苦,现在有这么多姐妹,每天笑声不断。”

更重要的是,彩虹艺术团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充分调动了居民融入社区事务、服务社区的积极性。“谁家有纠纷,我们老年人去调解,还把美德故事自编自演搬上舞台。”罗兰对记者说。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这个以老年人为主的原江纺厂家属区,文娱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读书、种花、剪纸、弹琴、作画,甚至摄影、健身……每种活动形式都有一个不小的群体。这里有精通琴棋书画的奶奶付志萍,有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的退休教师陈立和,有写诗记录生活的八旬“诗翁”曲波,还有专注于手机摄影的徐海波……每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给大家传递快乐。徐海波一语中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近几年,受网络影响,老人们活动的领域更加广泛,他们开始赶潮流。67岁的胡春梅在孙女上学后,开始享受生活,抖音、播音主持、形体模特,她自掏腰包学了,然后回到社区教身边的姐妹们,生活美滋滋。

“活到老,学到老,美到老。年轻时只会工作,没尝试过学别的东西,老了也要过把瘾。”胡春梅说,当她在T台走秀,觉得自己就是明星,“以前光羡慕年轻人,现在发现真正的‘潮’人是自己和身边的好姐妹。”

助老食堂

解了老年人吃饭难题

“吃了长寿面,身体健康,长命百岁。”10月14日12时许,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朝阳洲街道金圣社区邻里中心的“我家厨房”食堂人声鼎沸,老人欢声笑语,一起品尝这个助老食堂在重阳节当天为他们送上的长寿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活中的头等大事。近年来,西湖区大力推进社区助老食堂建设,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配套建设了一批就餐环境好、服务质量优的助老食堂,饭菜可口、干净卫生、价格实惠,在给老年人提供温馨就餐服务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幸福感。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在西湖区,这样的助老食堂已经开了11家。

“我已经不在家开伙了,这里就是‘我家厨房’。”今年64岁的邓秋霞端着碗里的菜给记者看。她高兴地说,自家4口人的午餐晚餐都在食堂里解决。“一天60元,人均15元,比我自己在家做贵不了多少,关键是省事。”

“为了照顾老年人,我们不仅对他们给予一定折扣,还特意为老年人设置了半份。”食堂负责人魏勇介绍,如果是一荤两素选半份的话,老人花11元就能吃到一顿干净可口、分量足的午餐了。

王志道老人今年86岁,和82岁的老伴一起生活,老伴身体不好,出行坐轮椅,自从有了“我家厨房”后,王大爷推着轮椅带老伴每天必来这里吃饭。

“老伴身边离不了人,我自己走路也晃晃悠悠,做饭都难,更别提出门买菜了。这个食堂解决了我的大麻烦,真好!”王大爷告诉记者,遇到恶劣天气,还有志愿者送餐上门。“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对我们老年人的重视和关爱。”

“完全靠政府资金补贴,这样的食堂不能长久。我们引进了第三方市场化运营,让老百姓吃上可口饭菜的同时感觉到实惠。”朝阳洲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7月,街道以金圣社区邻里中心为载体,以免租金的条件引进了第三方经营微利性社区食堂,为居民提供专业的配餐服务。60岁以上的老人凭卡消费,享受8折优惠。为保障“我家厨房”稳定运行,为辖区高龄老人提供精准服务,结合在西湖区推广的“党群服务365”体系,社区党员志愿者经常给行动不便的居民送餐上门。“社区有不少空巢、独居、失能老人。这些老人被‘做饭难’问题困扰,家里人少,做多了怕浪费,做少了太单调。有了助老食堂,我们街道和社区干部也放心多了。”

“助老食堂不仅解决了吃饭难,还成为老人们的‘社交平台’,丰富了他们的‘朋友圈’。”西湖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老人就餐前后还可以坐在食堂喝茶聊天,助老食堂定期还会开展一系列活动以丰富老人们的业余生活。如重阳节,会邀请老人们欢度佳节,免费请老人吃饭,新春佳节还会组织文艺节目请老人一起参与和观看。“西湖区将大力建设这种助老食堂,争取今年开设30家,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不仅是西湖区,记者了解到,南昌市民政局、财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还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南昌市将在西湖区、红谷滩区开展老年人助餐服务试点工作,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尤其是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就餐需求,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通知要求试点区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建成一个老年人助餐点,市区两级对80岁以上老年人给予餐补,市财政对符合标准的助餐点也会给予相应的建设补助。

“适老”服务

老人出行越来越便利

“欢迎乘坐203路公交,请大家为有需要的乘客让座。”10月11日8时,72岁的余国根戴好口罩,缓步上车后,车厢内很快响起了熟悉的广播,一名年轻乘客立即站起来为老人让座。“谢谢你,小伙子”“不客气,您坐吧”一老一少的对话充满温暖。

同一时间,70岁的刘建华也刷卡进入了地铁2号线辛家庵站,随着列车进站停稳,地铁工作人员主动提醒老人注意脚下安全,刚走进车厢,同样有人站起来给老人让座。10分钟后,刘建华到站,不忘告诉身边的小伙子:“我到了,谢谢你,你赶紧坐这吧。”

余国根和刘建华的出行画面,每天都在南昌这座城市上演。提及近年的出行感受,两名老人都竖起大拇指说,现在老年人乘车免费,司机和乘客还会主动帮忙和礼让,“我们感到非常幸福。”

数据显示,2020年,南昌市区内刷洪城一卡通老年卡乘坐公交的共有4586万人次,占客运总量的21%。同时,刷老年卡乘坐地铁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免费,已成为老年人出行的首要福利。

“根据政策,年龄达到65岁的乘客可办理老年卡免费乘坐市区公交和地铁。”洪城一卡通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为了进一步方便老年乘客,去年开始,老年卡还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年审。“家人也可以代为办理,避免了老人跑腿的烦恼。”

值得一提的是,南昌地铁还进行了数字票务系统“适老化”改造。“我们正筹备推出人脸识别直接过闸功能,解决部分使用智能手机不便的老年人乘车,从而实现无障碍进站。”鹭鹭行运营管理人员介绍。

相比于年轻群体,老年人难免遇上不熟悉线路、身体突发不适等问题,开了10年公交车的司机熊辉对此深有感受。

“203路往返于老福山和南昌县莲武路,每天清晨5点就发车,途经不少小区和市场,所以每天都有很多老年乘客。”熊辉说,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南昌公交一方面在车厢内设立了爱心专座和广播提醒,要求车辆在老人坐稳扶好后再启动。另一方面,要求每一位司机都参加应急培训,一旦遇上突发状况,能够第一时间处理。

熊辉记得,去年5月的一天,自己的车辆开到南莲路时,突然有一名老人沿着座椅倒下,意识不清。“我一边请其他乘客在旁边照看,防止老人受伤,一边赶紧把车开到附近医院,经过紧急抢救,老人很快清醒,没有大碍。”

对于老年乘客来说,温馨的“适老化”元素也是无处不在。走进地铁站,大厅内和爱心座椅上随处可见各种“敬老”标语和爱心热线,站台还专门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方便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使用。

“我们在一些站点设立了爱心箱,里面有老花镜、针线盒、急救药等物品,为老人出行做好应急安全保障。”南昌地铁运营部门相关人员介绍,还有一些服务示范站,如太子殿站,正在试行为站点周边的独居老人建立爱心档案,为老人发放“爱心预约卡”。当独居老人要出门乘车时,可提前拨打卡片上的车站电话,工作人员将安排专人协助老人搭乘地铁,确保独居老人安全便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