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江西南昌:渔民告别百年捕捞祖业 换来江豚结队畅游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江西南昌:渔民告别百年捕捞祖业 换来江豚结队畅游

发布时间:2021/08/21 新闻 浏览:71

今年已60多岁的郭细根,是江西南昌扬子洲镇渔业村一位憨厚的渔民,脸上刻满了因常年在江上捕鱼风吹日晒留下的岁月痕迹。在赣江上从事捕鱼营生,从郭细根祖上算起,已有三百年。在渔业村,像郭细根家一样,从祖辈开始就以捕捞为业的渔民有600多名。

到2020年禁捕之前,渔业村已经有渔民605名,持证捕捞的钢制、木质渔船140艘。他们常年漂泊在赣江南昌段南北支流的河道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直以来,赣江都存在乱捕滥捕的现象,致使赣江渔业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被逐步破坏,形成了一种鱼越捕越少、越捕越小,而乱捕滥捕更加疯狂的怪圈。渔民的生活越来越没有了保障,赣江的生态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损害,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而这样的现象,随着国家“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江河流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得到了彻底改善。郭细根和村里其他几百名渔民从此告别了祖祖辈辈从事的捕鱼营生,洗脚上岸,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洗脚上岸,渔民告别百年祖业焕发新生

2020年年初,东湖区扬子洲镇根据实施全省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的政策要求,开始对赣江实施禁捕。

消息传出,渔民们很不理解,有渔民说:“不让捕鱼了,这祖辈上传下来的营生就要断了,我们渔民只会捕鱼,没有土地,没有其他劳动技能,不捕鱼了以后怎么生活。”

而从2020年5月1日0时起,赣江和抚河南昌辖区水域范围内,禁止生产性捕捞。捕鱼的营生还真说断就断了。

2020年9月中旬,渔业村140艘捕捞船被集中回收销毁,所有捕捞渔具被集中回收,渔业村百年赣江捕捞业正式退出历史。实施渔船集中破拆的那几天,渔民们成群结队地围拢在破拆现场,看着跟随自己在江上闯荡了多年的渔船被拆解,露出了难舍的表情。

禁捕退捕不是目标,以民为本,帮助渔民转产就业,妥善安置好渔民的生产生活才是退捕禁捕工作最终工作目标。

为切实保障禁捕后渔民的生产生活,消除渔民的后顾之忧,市、区、镇党委政府采取积极有效应对措施,在稳步推进退捕禁捕工作的同时,根据《江西省重点水域禁捕退捕船网工具回收处置指导意见》要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按照渔船的吨位、渔民的年龄、家庭等情况,充分参考借鉴其他地区渔民退捕工作经验,积极争取了船具网具以及发动机回收的优惠政策,让利于民,共向渔民发放船具网具回收款781万余元,既弥补了退捕以后给渔民造成的损失,也为渔民过渡时期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保障。

在落实了退捕禁捕相关补偿政策后,为切实解决渔民上岸后的后顾之忧,顺利实现转产就业,从根本上实现“退出江湖”后的新生,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想渔民之所想、急渔民之所急,结合东湖区扬子洲退捕渔民实际需求出台帮扶措施。

2020年9月,东湖区人社局出台了《东湖区退捕渔民就业保障实施方案》,开展了渔民就业需求调查摸底、实施就业政策宣讲,举办退捕渔民人社政策对接专场推介会,开辟就业专场招聘会,开展了上户岗位推送、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活动为渔民转产就业提供服务。组织市、区企业30余家,发布涵盖物业、物流、生产、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就业岗位1200余个,现场进行职业指导,提供就业服务,有数十名渔民通过政府提供的转产就业服务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同时,东湖区还积极开展渔民社保参保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409名退捕渔民参保信息录入工作,渔民社保工作稳步推进。

 

赣水悠悠,江豚重现江洲绘出生态美景

渔民走了,鱼儿多了;江水清了,环境好了,阔别多年难得一见的珍贵动物江豚来了。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北支江面上出现江豚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更是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聚集江边整日驻守拍摄这一难得的盛景。

自2020年初扬子洲镇渔业村实施退捕禁捕以来,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赣江渔业生态环境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原来难得见到的江豚重现在渔业村江岸一带,成群结队、畅游欢跃,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

村民郭细根站在原来经常要登船捕鱼的江岸边,看到江面时而欢跃腾游的江豚无限感慨:“政府实施赣江禁捕退捕看来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我在赣江捕鱼捕了几十年,还是小时候从大人那里听说过江豚,从没看到过长什么样。现在这么近距离地看到这么多江豚,非常开心。我也对自己退捕不再捕鱼,为保护赣江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感到欣慰。”

据南昌市渔业渔政局相关人员介绍,实施生态保护,为江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当地渔民退捕禁捕是一个关键因素。随着赣江水域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江豚的数量逐年递增,目前仅扬子洲镇渔业村赣江水域就有七八头江豚安家落户。

为维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扬子洲镇选派了原来从事捕鱼的十多名渔民,与镇村干部一道组成了一支12人的渔业村赣江生态保护护渔队,每天对赣江中支和北支水域进行巡查,协助配合渔政执法人员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工作。

郭细根也申请参加了护渔队,成为义务护渔队的一员。他说:“我以前是一个渔民,只会捕鱼,不知道去保护环境。现在虽然告别了百年的祖业有点不舍,但是为了让江豚生活得更好,我要去护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