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文港毛笔已成江西文化名片

乡村振兴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江西上高:乡村旅游刮起“治愈风”

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总能看到不少游人,他们或坐在河边垂钓、野餐,来上当下最时兴的“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文港毛笔已成江西文化名片

发布时间:2021/07/26 新闻 浏览:72

“紫毫偏硬、羊毫偏软、狼毫中性,兼毫混合了几种动物毛,软硬适度且成本更低。文港以前什么笔都做,现在主打兼毫。因为性价比高,写字的人大多用兼毫,这也是适应市场的要求。”

“我是从周坊村走出来的,我们村很有名气的,曾是文港的制笔中心,清代制笔名家周虎臣就出自我们村。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文港好萧条,做出来的毛笔没人要。为了讨生活,1974年,我和两个同乡结伴到外面去跑市场,发现文港的毛笔不合书法家的口味。搞书画的人写完了字、画完了画,笔往水缸里一扔。但按照传统的说法,无麻不成笔,文港制笔材料中除了动物毛,还有苎麻,苎麻沾水就散开,毛笔再拿出来就没有了笔锋,用书法家的话说成了刷糨糊的。怎么办,我就琢磨试着用猪鬃替代苎麻。接下来,全国各地的书法名家我一家家跑,送笔给他们试用。”

“这一跑就是七八年,我的笔逐渐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之后的日子就轻松了。1980年,我们回老家周坊村盖房子,虽然只要几千块钱,当时是很不容易的。”

“之后,村里上千号人就重新拣起了老手艺,跟着我按照改良后的工艺做笔,那个时候每逢农历一、四、七镇里有集市,做出来的笔就拿到集市上去卖,百货公司、供销社也闻风而动来进货,先是周坊,后来是邻村,做笔的人越来越多,再往后政府就建了专业市场,慢慢地带动了整个文港。”

“在跑市场的过程中,我也确定了自己制笔的方向——主攻兼毫。因为兼毫的软硬可以按照书法家写字的风格调节。北京来的书画名家袁熙坤,很傲气的一个人,来文港看到人家送我的‘中国笔王’这四个字不以为然,他的字有力度,写在纸上像刀刻一样,制作他用的笔,我用九成紫毫一成羊毫,用过之后他自己写下了‘中国笔王’这四个字送我。还对我说,周师傅你这个人太聪明,看到我的字就知道我需要什么样的笔。2019年,上海的名家曹宝麟找上门来,我给他做了一批笔。老人现在70多岁,有人说他的字比之前还写得好。因为他写字的工具不一样了,人跟字是相互成全的。”

“做笔,就得沉得下心。今天文港人习以为常的猪鬃替代苎麻,尼龙毛掺入做笔原材料这两项重要配料改良都是我琢磨出来的。而从十几岁开始做笔,50多年来我已有三次重大的技艺改变。”

7月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港毛笔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周鹏程说起毛笔制作,与记者娓娓道来。

“毛笔制作讲究尖齐圆健。尖是指笔尖不分叉,齐是指万毫齐立、没有虚尖,圆意味着笔形饱满,健是说笔的弹性要好。”

“我15岁开始做笔,迄今已40多年,擅长的是纯紫毫和鸡狼毫,主要用于小楷书写。最早的毛笔就源于紫毫,秦朝就已流行。鸡狼毫源于清朝末年,流行于民国,当时是账房先生写字算账用的。2017年我去北京参加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200多家摊位卖紫毫的就我一家,应该说像我这样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做笔的已经很少见了。”

“紫毫用的是野兔毛,野兔毛湖南邵阳的质地最好,其次是安徽浙江的。200张野兔皮还搞不到一两毛。纯紫毫的黑色兔毛是人工一根根挑出来的,室内看是黑色,太阳光下就是紫色。就制笔的原料而言,纯紫毫是最贵的,卖1.5万元一两,几乎和黄金一个价。”

“鸡毫只能用公鸡颈脖上的一圈毛。狼毫用的是黄鼠狼尾巴上的毛。黄鼠狼毛质地最好的要数东北,其次是河北唐山。我每年去河北采购原料,毛长达到3至4公分的黄鼠狼尾巴150元一条,这几年国家对动物保护工作抓得紧,原材料一直在涨价。”

“从2017年开始,我每年都去北京参加博览会,会上能结识很多朋友。他们大多是高校教书法的老师,找到我的摊位就直接下订单。书法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的胡老师前年在外省店铺买到一支笔,觉得好用。看到笔杆上刻着我的名字,按图索骥找到文港一口气订了500支紫毫,用于在绢上写经。他说找了10年总算找到合意的小楷笔。”

“我手头上在做的一件事,是制作各个朝代的复古笔,品种已达50余种,其中纯紫毫、三副笔、乾隆三剑客笔是自己最满意的。乾隆三剑客中的兰蕊式紫毫笔流行于康熙、乾隆年间,它的侧影看上去如兰花花瓣一样,有迷人的曲线美感,当时曾被宫廷大量使用。去年乾隆三剑客在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的设计创新大赛上拿了新意奖。还有一款笔在今年的创新大赛上拿了银奖(传统组)。”

“我家可以说是制笔世家,祖父和父亲当年都曾为文港的著名笔庄紫光阁制笔,与父辈不同的是我注册了品牌。我现在每年制笔1万支,常年为北京荣宝斋供货,更多的是接受高校教师的订单,订单忙不过来已排到年底。”

7月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港毛笔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徐华荣接受采访时如是告诉记者,他还说:“毛笔的制作,讲究三分材料七分工艺,128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制作完成。说起来是传统技法,但因为环境影响和动物基因的改变,材料的质地已有所改变,所以得琢磨用创新的方法传承传统的手艺。”

“文港人在全国开了5100多家以毛笔销售为主的文房四宝商店,几乎每个县城都能看到文港人的店铺;文港现有毛笔作坊2800家,以年轻人为主的电商4800多家;包括实体店和电商在内,文港毛笔每天发货5万单,2020年销售额13.6亿元,占据了全国75%以上的市场份额。”

“竹子是制作笔杆的原料,动物毛是制作笔头的原料,这些东西虽说我们都不出产,但在文港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毛笔的生产在文港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仅仅做笔杆的企业就有500家。与景德镇的陶瓷一样,文港毛笔已成为江西的文化名片。”

“就毛笔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而言,周鹏程是文港标杆式的人物,他对传统制笔工艺的改良满足了时代的书写要求,在行业起到了引领作用。徐华荣同样不简单,他挖掘、复原了濒临失传的古笔制作技艺,他制作的笔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兼具了创新性和实用性,让文港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更高。”

“像周鹏程、徐华荣这样的传承人文港有32名,文港人做笔,有传承有创新,相信文港毛笔的明天更美好。”7月7日,江西南昌进贤县文化馆副馆长邓小勇接受采访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