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江西龙南:景村融合走好高质量乡村振兴发展路
旗袍主题的花漾年华民宿,温情主题的栖一树民宿,客家主题的逗一晚民宿……日前,记者走进江西省龙南市里仁镇正桂村,发现这里有着10家风格迥异的民宿,每家民宿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近年来,龙南市里仁镇坚持将村庄...
-
江西大余:红色名村展新颜 遍地种满“振兴花”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梅山村是红色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江西第一批省级红色名村。随着春节临近,这个红色村落也开始热闹起来了,当地举办“赏梅·迎春”系列主题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梅花、购年货、...
-
江西遂川:创新种养模式 经济收益倍增
2023年1月18日,天气晴好,江西省吉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遂川县雩田镇东皋村,双发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总马文平穿着蓝色工装,正从羊圈走出来,兔年春节,他和妻子放弃回黑龙江过年,陪伴着心爱的山羊,青翠的...
-
江西瑞金: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从“模范武阳”到“红井圣地”,从“大柏地战斗”到“长征第一山”……隆冬时节,记者走马红色资源星罗棋布的江西瑞金,仿佛走进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近年来,江西省瑞金市以红色名村建设为抓手,深挖红色资源、...
-
江西德安:探索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
为破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功能单一、条块分割现状,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把握省级重点文化体制改革基层观测点契机,以文塑旅、以文促产、以文优治,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名人文化+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文化赋...
-
江西赣州蓉江新区:草莓红日子火 农户喜获幸福果
近日,在江西赣州蓉江新区潭东草莓基地内,奶油草莓香气扑鼻,前来采摘的游客纷至沓来,孩子拽着家长的手,迫不及待地钻进温室大棚里,寻找鲜嫩可口的草莓。 46岁的曾凡龙和家人一起打理这片草莓基地,他主要...
-
江西丰城:挂面飘香满泉港 文化富民助振兴
近日,江西宜春丰城市泉港镇首届挂面文化节在西岸村顺利开幕。该镇12支参赛队伍欢聚一堂,切磋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主持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做...
-
江西大余:科技助农正当时 乡村振兴添动力
高新技术赋能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在江西农业大学的科技力量帮扶下,持续推动“科技+农业”发展,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今年木耳的品质跟去...
-
江西德安:菌菇产业喜分红 村民增收迎新年
近日,在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爱民乡南山村村部,2022年菌菇分红大会正在火热进行中。村干部周凤龙认真的核对着分红名单,村民们则围坐在会议室,唠着家长里短,排队领取自己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
-
江西峡江:小香菇撑起“致富伞”
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桐林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香菇种植,不仅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还把小香菇做成了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桐林乡发挥党总支引导、党员带头、能人带动作用,通过“党支...
-
江西樟树:钱“存”入沃土 基地储农资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货办”。眼下在江西省广大农村,很多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正忙着购买肥料、农药、种苗等农资,把钱“存”入沃土,让土生金,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走进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店下镇枫...
江西瑞昌:一项利益联结机制 激活一方渔业产业
发布时间:2022/01/06 乡村振兴 浏览:164
1月2日,新年伊始,江西省瑞昌市五里桥沈家鱼品牌旗舰店正式开业,现场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红火的开业,既饱含了美好的希冀,更是对江西省瑞昌市码头镇落实“一乡一园”政策的有力肯定,更为江西省瑞昌市码头镇发展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群中,一位老人面带微笑,目光温柔,好似看新生儿一般望着门店开业。他就是沈家鱼品牌的创始人,一位生在船上、一辈子都在与鱼打交道的老渔民、老党员沈福生。
72岁的沈老介绍,自2020年1月1日进入禁渔期起,为响应政府号召,他便不再捕鱼,身边捕鱼的伙计们有的搞起了养殖,有的干起了别的生计。看着渔民们辛苦养鱼、卖鱼收益却不高,沈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想为渔民们做点什么。
老父亲的心思,被经商的大儿子沈衍君看在眼里。经考察,他决定支持父亲为渔民做点事并创办沈家鱼品牌,让渔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悠久的历史,优质的鱼苗,精湛的养殖捕捞技术共同促成了沈家鱼品牌的创立。
确实,瑞昌捕捞长江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简称四大家鱼)天然鱼苗并人工养殖,在长江流域历史最为悠久,长达1300年。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水文条件,让瑞昌孕育出丰富的四大家鱼鱼苗,瑞昌四大家鱼原种场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四大家鱼千年产业原种场,在渔业界也便有“世界四大家鱼看中国,中国四大家鱼看长江,长江四大家鱼看瑞昌”的美誉。
千年产业与普通渔民的牵手得益于一份渔业资源利益联结机制协议。根据协议,渔民负责日常养殖管护,沈家鱼为渔民提供四大家鱼鱼苗及养殖技术、回收成鱼。
41岁的码头镇赤庄村何忠良是渔民中的一个代表,他这样细数自己的变化:“以前四处找鱼苗,品质没保障,养鱼也是靠零卖、自己想方设法找销路,价格还不稳定,现在沈家鱼按市场价收鱼,再也不用愁销路和鱼价了,安安心心把鱼养好就可以啦!”
何忠良算了一笔账:以往鱼塘每亩最高可产鱼600斤,现在预计每亩产鱼量可实现翻番。再加上,日常管护、专业鱼病防治指导,相当于为自己的鱼塘免费聘请了一位专职技术顾问,一年的养鱼收入也可翻番。何忠良仅有30余亩鱼塘,变化尚且如此,其余养殖大户的收益变化可想而知。
沈家鱼让一个个养殖户腰包鼓起来,也让其所在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底气更足。目前,码头镇赤庄村、朱湖村、长流村、长咀村、长丰村共5个村已与沈家鱼签订协议,71个鱼塘自此有了稳定销路,下一步计划在全镇铺开。
据赤庄村村支书张吉安介绍,村里与江西省码头沈家鱼智慧养殖有限公司签订渔业资源利益联结机制协议,采取公司+村委会+养殖户的模式,共同发展渔业资源。村委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未来还计划入股,在饲料供应等方面做文章,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一份渔业资源利益联结机制协议,更让沈家鱼赢得满堂彩。沈家鱼销售负责人沈金金介绍,公司2020年11月在江西省瑞昌市码头镇注册成立,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年销售额达300万元。目前,主要计划在瑞昌码头收购成鱼,而后送至湖口等地深加工,生产生制鱼及酒糟鱼。
“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计划建设现代化淡水鱼养殖示范基地,与知名企业合作,打造上下游供应链,以深加工与文化传承的有效融合,开发多元化高质量的鱼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沈衍君如是说,眼里满是光芒。